李聪敏听到提职的消息,高兴得手舞足蹈,错以为这是他的离间计产生了效果,否则赵国祥也不会把他从穆兰的魔爪下解救出来,并且还提了职,使自己从一个穆兰的使唤丫头,摇身变成了响当当的实权派。
在李聪敏看来,自己的升职并不是赵国祥发了善心,对自己另眼相看,而是在用这种方法向穆兰宣战。
战争挑起来了,那就看着他们互相残杀吧!
李聪敏很得意,在得意的同时他产生了一种认知,在这个浑浊的社会里,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魔鬼,丧心病狂地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什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统统都是骗人的鬼话。
李聪敏踌躇满志地走上了领导岗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兵买马。
市场研究部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需要的人才涉及营销、财务、人事、企划等很多个领域。
李聪敏很精明,这些人如果从社会上去招聘,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所以,最理想的办法便是就地取材,从集团各个职能部门去挖人。
科威集团有种不成文的规矩,部门间的人才流动,一般由部门领导私下协商,谈妥了由人事部走程序。
在李聪敏的眼里,这种规矩既然没有成文,那就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于是,他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内部招聘。
李聪敏的做法虽然扰乱了正常的人才流动秩序,但是他并没有违规,只是钻了集团政策的空子。另外,市场研究部是新设立的部门,而且归赵国祥直管。所以,对他这种挖墙脚的做法,尽管各部门都很恼怒,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默认了。
按照科威集团的发展规划,人们都很看好市场研究部的前景。所以,这次招聘诱惑力很大,招聘信息发布不到三天,报名人数就达到二十多人。
对部门招聘,人事部只负责核定人数,至于招聘标准和程序由用人单位自定。
这个制度,正合李聪敏的心愿。他早就打算好了,一定要借着这次选人的机会,培植起自己的力量,在科威集团形成强大的势力范围。
前段时间,李聪敏竞聘因民意测验而一败涂地,因此对各部门经理怀恨在心,认为他们个个都是罪魁祸首。
李聪敏早就憋着劲对他们实施报复,只是由于职位较低,势单力薄,一时没有这个资本。
所以,这次招聘他必须要选忠于自己,而且与本部门经理有隔阂的人。有了这些人,他就可以呼风唤雨,挖坑害人了。
李聪敏读过春秋名着《左传·成公四年》,特别欣赏其中的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是,人心隔肚皮,用什么方法来衡量这种忠诚度呢?
这个问题让李聪敏很伤脑筋,想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一块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