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1 / 2)

兰亭集序

翌日,灵儿用好早膳,便待在书房中练字,刚写好两行字,灵儿突然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这《兰亭集序》真迹是传到了王氏家族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手上,智永禅师就在山阴永欣寺,建康距离山阴并不远,坐马车的话,当日就能到达。

玉竹来到书房门口,在门上轻敲两下,走了进去。

“王妃,王爷来到曜灵殿,正在正厅等候。”玉竹微笑道。

灵儿放下手中毛笔,道:“好,我这就过去。”

灵儿移步到正厅,看见陈王正坐在紫檀嵌玉宝座上喝茶。

陈王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灵儿身边,微笑道:“灵儿,宫中锦署最近新织造好三十匹云锦,我从宫中取来十匹云锦,你看看,喜不喜欢。”

灵儿看向陈王送来的云锦,图案精美,锦纹绚丽,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云锦织造工艺繁琐,两名辛勤的织工相互配合,织造一天,也只能织出五厘米左右的云锦,真是寸锦寸金,极为名贵。

灵儿对陈王甜甜微笑道:“谢谢你,非常喜欢。”

陈王笑道:“那就好。”

陈王拉起灵儿的小手,一起走到主位,坐下来。

“王爷,我有话要和你说。”灵儿说罢,屏退婢女们。

灵儿接着道:“我在书房练字时,想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知道《兰亭集序》传到王氏家族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手中,所以,我想去山阴永欣寺一趟,你能和我一起去吗?”

陈王微笑道:“正好,我也一直想看《兰亭集序》真迹,两日后,我们就出发。”

灵儿甜甜笑道:“嗯,好呀。”

两日后,陈王和灵儿乘坐府中马车前往山阴永欣寺,五十名侍卫骑马随行。玉竹和佩兰留在王府中,守着曜灵殿。

永欣寺坐落于秦望山麓脚下的一个狭长山谷里,依山傍水,清幽出尘。

众人在傍晚时分,进入山谷,沿着河流旁边的小路继续向前,过了一会儿,就看见了永欣寺的石牌坊,又走过一座桥,到达永欣寺的山门前,寺前面还有一片竹林,来到竹林后,陈王和灵儿走下马车,五十名侍卫也翻身下马。

陈王留下五名侍卫看守马匹和马车,其余众人跟在陈王和陈王妃的身后,一起走进永欣寺中。

永欣寺是名刹,香火旺盛,平日里就有很多香客来此烧香祈福,不过,陈王一行人人数不少,自然吸引了寺庙中僧人的注意。

一位年轻的和尚向众人走来,看向陈王,双手合十地问道:“施主,从哪里来?”

陈王道:“我从建康陈王府来,想求一本智永禅师手书的《千字文》,我们到达此处,天色将黑,不知能否借宿一晚?”

这位和尚道:“施主稍等片刻,我去向住持禀报。”

陈王点头,道:“好,有劳。”

过了一会儿,这位僧人就回来了,对众人道:“住持同意了,大家这边请。”

众人来到寺庙东边的厢房,有两排长长的厢房,厢房的尽头是斋堂。

“各位施主,天色已晚,大家已经累了,热水一刻钟后就能烧好,那边就是斋堂,大家先用些斋饭吧。”

陈王道:“有劳师傅了。”说完,递给僧人一袋香火钱。

“多谢施主。”僧人施了一礼,便告辞了。

翌日,灵儿早早起床,和陈王一起用过斋饭,先去了大雄宝殿敬香。

进入大雄宝殿,灵儿看到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像,正中为释迦牟尼,两边为文殊,普贤两大菩萨。陈王和灵儿分别取三炷香,点燃,面对着庄重威严的佛像,双手举香,躬身敬礼,再把这三炷香插到香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