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70章立储之争
舒善一旦封后,对他们母子来说弊大于利,但又是不能阻止的。
而皇后一系上位之后对李知婉这边肯定会找事,弘昀的担心也在这里,上次是巫蛊,好运的被李知婉的人发现了,但以后是什么呢?
现在的他们还太弱了,没有防御能力,也没有回击的能力,弘昀的想法便是拖,自身创造出一个无足轻重的错误让他们去攻击,这样能转移注意力,同时又能再给弘昐更多的时间。
“既然弘昀已经做了,那你接下来就好好安排。”李知婉拍了拍弘昐已经变得宽厚的肩膀,她看了一眼周围,见没人,这才在弘昐耳边轻声道:“坐上皇位的,是你的汗阿玛,记住,是汗阿玛。”
弘昐瞳孔一震,他木着脸看向李知婉,“额娘…”
“你汗阿玛和皇玛法以及皇玛法和你的那些伯王,你好好想想。”李知婉不知道四爷以后会不会变,但提前适应总归是好的。
自古以来皇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它也仿佛是一个怪物孵化器,每一个坐上皇位的人就是进入了孵化器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感情被压制,对国家的责任以及权力的欲望占据上风,在这些面前,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康熙的那些公主可以牺牲,投入心血最多的太子胤礽可以被废。
现在的四爷看着还不错,一心朝政,想要治理好这个国家,但没有人能保证四爷不变。
弘昐信任四爷,四爷信任弘昐,这当然是一段佳话,但李知婉也希望弘昐把握好其中的度。
“我知道了。”弘昐怅然若失地离开永寿宫,他这副模样把一些关注他的人都看愣了,难道宫中又发生什么大事了不成?
宫中没有秘密,弘昐的异常很快被报告到了四爷那里。
四爷忙于朝政,但孩子还是重要的,听闻弘昐的异常,赶紧把他给叫了过来。
“怎么了?”四爷问道:“听闻你状态不好?”
弘昐当时确实很恍惚,任谁突然要开始防备最崇敬的阿玛也会难受,不过他接受能力强,一晚上已经调整好了自己,就是没想到只是那么一会儿而已,这就传到了四爷耳中。
弘昐用余光观察着四爷,难道汗阿玛还不知道弘昀的事情?
“弘昀…”他抿了抿唇道:“我只是没想到弘昀会突然跑了,感觉我这个哥哥当得有些失职。”
但令弘昐诧异的是,四爷知道这件事情。
“弘昀很有想法。”四爷谈起弘昀并没有弘昐想象中的怒火中烧,反而非常平静。
“汗阿玛,您知道?”
四爷挑眉,“朕当然知道,弘昀到宫门口就被发现了,侍卫将他带到了养心殿。”
“那他怎么还…”弘昐瞪大了眼睛,依照四爷的说法,那弘昀离宫是四爷同意过的?
“没有朕的同意,他根本不能出宫。”四爷无意讨论和弘昀的谈话,只告诉了弘昐一个结论——弘昀出宫是被准许的。
“那他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弘昐道:“额娘很担心。”
“哈哈。”四爷提起这件事情笑了,“他说不追到福晋不回来。”
“你们额娘总喜欢看那些话本子,也和朕说过不少,朕本以为那都是人们的想象,没想到竟然还有成真的一天。”四爷越想越觉得欢乐,“那种感觉这么说呢,感觉很稀奇,所以朕想看到这出戏的结局。”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理由。”四爷可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弘昀就这么一个理由还是太过单薄了。
弘昐放下了其他心思,一心好奇,“还有什么理由?”
“他想要去大清之外的国家看一看,长见识的同时,不想拘泥于大清。同时也想弄清楚海运,他想以后专心这方面。”
“朕已经决定了,弘昀回来之后将会专门负责海运这部分。”四爷道:“一个专为他设置的官职。”
弘昐松了口气,既然汗阿玛都同意了,他们也不用担心了。
“只是…其他人那边…弘昀这毕竟不符合规矩。”弘昐试探道,他可没忘记弘昀的最终目的。
四爷丝毫不在意,“规矩是皇帝制定的,现在你汗阿玛就是皇帝,朕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
“大臣那边…”
弘昐没相信四爷的话,皇帝的权力确实大,但在某些方面也受制约,尤其是四爷这种在乎名声的皇帝。
一些大臣联合起来,也是能够逼皇帝更改主意的。
“不用在意,只是要暂时委屈你和弘时了,你额娘那边的非议估计也不会少,但朕知道,她不在乎这些。”四爷轻笑一声,道:“朕没猜错的话,她也是赞同弘昀的吧。”
弘昐点头,“汗阿玛还是了解额娘。”
四爷得意地说:“我们相伴这么多年,自然了解对方。”
弘昐一顿,很快又恢复正常,“汗阿玛,这海运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回来,弘昀成亲是不可能了,弘时这么办?”
“弘时还小,你和弘昀可都是二十多才成亲,现在轮到弘时,就这么想他成亲?”四爷现在看弘时都还觉得他是个小孩子,距离能够成家的标准远着。
弘时是康熙四十三年出生,到现在也只有十七八岁,隔四爷那时候,孩子都出生了,但自从知道过早成婚对下一代不好之后,四爷有意控制,又加上前面选秀的延迟,还真让弘晖和弘昐成功大清‘晚婚’。
而二人晚婚的结果也很符合四爷的想象,两人的长子长女身体都很健康,尤其是弘晖和年氏生下的小格格,父母身体都不算好,但她却很健康,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请过几次太医。
想着弘晖小时候就差太医住在院子里的场景,四爷现在格外满意。
弘昐假装苦恼地说:“还不是怕发生弘昀这样的事情。”
为了弘昀,弘昐再次打探,“如果他能追上,汗阿玛您会赐婚吗?”
“会。”四爷同意了,但又提出了一个前提,“海运如果能成功,带来的利益巨大,弘昀一人掌管不会服众,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即是佳话,也能加强控制。”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那姑娘能同意。”四爷道:“朕可是已经下了圣旨,那姑娘自由婚嫁,咱们不能强迫。”
弘昐也知道这件事情,还知道这道圣旨是额娘亲自求的,要不然弘昀也不会追出去。
不过种种原因也让弘昀以后的走向有了定论,未必不是好事。
希望弘昀能得偿所愿。
-
之前说要封后,消息自然不是空xue来风,登基大典一个月后。
“奉仁寿皇太后懿旨,…嫡福晋那拉氏,风姿品德天赋之声誉卓著,尽孝敬承欢,颁布恩慈仁爱下人,既助帝之盛,宫显封中宫,应立为皇后,以展官内教化,钦此。朕钦遵慈训,册立嫡福晋为皇后…”[1]
虽还没行册立礼,但有了这道圣旨,舒善已经正式有了皇后的名头。
从这天起,她不再是雍亲王福晋,而是堂堂正正、母仪天下的皇后。
舒善露出了一抹笑容,今天的畅快大概是她嫁进爱新觉罗家以来的第一次。
“恭喜额娘!”弘晖带着年氏以及小格格来到舒善身边贺喜。
“可算是定下了。”年氏激动地说:“这下那李额娘越不过您了。”
提起李知婉,舒善的好心情顿时打了折扣。
现在册立了皇后又如何,宫权还在太后手上,且名义是在太后手上,但其中一部分还是李知婉在管。
就连她这皇后之位,要不是四爷担心皇后不立会让人议论,这个时候怕是也不会册立,四爷大概会再晾她一段时间。
巫蛊以及雍亲王府时年氏擅自出来管事,这些四爷都算在了她的头上。
舒善突然有些怀疑自己,她自诩了解四爷,也因此认定四爷不会惩罚年氏,但她没想到四爷会算在她的头上。
是啊,和她没有关系就不能算在她的头上?
早在年氏和弘晖成亲的那一刻,年氏和她就绑在了一起,不可分割。
“皇额娘,现在咱们要做的是定下咱们爷的储君之位。”年氏看向弘晖,“这太子之位本就应该是他的。”
舒善和弘晖对视一眼,他们早就能感受到了,四爷不想立储君,不是立弘昐,而是不想立任何人为储君。
“汗阿玛怕是不会妥协。”弘晖道。
舒善也知道,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况且也不用他们动,只稍微和几位大臣提一下,他们自然会提议。
在康熙后期直接严明不立储君之时都能有人冒死进谏,没道理四爷这个时候没有人。
“这事不用你管,会有人为你冲锋陷阵。”
这就是嫡长子身份天然带给弘晖的好处。
舒善想的没错,皇后册立过后没几天,上朝的时候,不少大臣就开始了立储的争论。
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经历过康熙时期立储事件的不少人对此没有好感,但又有一批人认为要尽快立储以安稳江山社稷。
而这一批人又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要立嫡长子为储君,一派认为能者居之。
四爷坐在龙椅上听着几人的争吵,实则心思已经切换到了今天看到的几本奏折上。
有一本奏折上问候了朕的身体,该怎么答呢?
还有一本奏折上说他家里有喜事,朕刚刚写的祝贺还不够,等会儿回去再加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