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祝老师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如果一门课连课代表都考不及格,那该有多失败,他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现在换苍耳倒吸一口凉气了。
“不、不好吧,太麻烦您了,而且我也没带书。”
“不需要。”
于是,当车上其他人都在聊天、嗑瓜子、打牌、看剧的时候,苍耳享受了一对一专家深度补习。这些对苍耳来说天书般的知识,对他来讲只是常识,所以的确不需要书,他就能从第一章开始有条不紊地慢慢讲。
两个多小时后从大巴车上下来时,苍耳已经天旋地转。
“都懂了吗?”小祝老师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问,“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话,这几天都在基地里,随时可以找我讨论。”
“清楚了!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小祝老师欣慰地点点头,真是颇见成效的两小时!
众人都下了车,大巴车从她们面前缓缓开走,青禾农业基地大门这才呈现在面前。
不同于农校大门的狭小、古朴,基地大门透露着一股子财大气粗的现代化豪情,当然,可能不是财大,仅仅是地大。
祝江作为本次实践的带队老师,表面淡定地引导学生往里走,心里却紧绷不已。以老师身份把一群半陌生的孩子带出来住一个星期,这对他而言是从未有过的挑战。
其实原本应该姑父带队,自己做跟队指导教师的,但姑父临时病了,自己一定要扛起这个重担,不让他担心。嗯,一定能做好的。
与此同时,农校小院里,朱教授正在给大金毛往碗里添食,大金毛急不可耐地围着碗转圈。祝老师则在祝江家里漫不经心地四处看看。当然,如果看到有什么需要收拾的东西,她也是绝对不会帮忙收拾的,她不是常规的女性长辈。不过祝江也不是常规的年轻小伙,他不会遗留下任何需要别人帮忙收拾的地方。
“你可真行,骗江江说你生病,他一个人带那么大一个班,能行吗?他比那帮孩子可大不了几岁。”
“放心吧,江江是当了快一年老师的人了,能处理好。”朱教授笑着给金毛撸毛,“别总把他当小孩子。”
祝老师摇摇头,懒得管:“总之,要是出了问题,你去收场。”
野猪基地,学生们正在小祝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宽阔的马路走进基地大门。
与想象中不同,这里并不是只有连片的土地。
一进门是一栋气派行政楼,她们正走在行政楼门口精心设计的圆形广场上。广场两侧是大片的实验草坪,浓密而青翠。
“哇塞,这真是我们那破学校的基地吗?”夏宇添感叹。
“咱们学校都多少年啦,这个基地是一二年政府拨款新修的,当然新。”农校百事通小黑解释道。
穿过行政楼下的回廊,步入基地深处,大片规整的田地豁然铺开,水稻杂交试验田、小麦杂交试验田、大豆、玉米……每一片田地都在尺寸上十分慷慨,相比校内基地紧凑的切分,这里要宽敞开阔得多,让人看上去就身心愉悦。
一路上时不时还会经过硕大的温室大棚,里面种植着千奇百怪的果蔬和花朵,还有专门的无土栽培试验大棚。学生们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全程好奇惊叹。
祝江是个毫无威慑力的带队老师,同学们停下来,他也就停下来,等大家看完再默默继续前进。但他表情里没有丝毫不耐烦,仿佛大家觉得有趣的事情,他也乐于一起欣赏。
苍耳、小黑和陶美兮在队伍后面慢悠悠地走,陶美兮纯粹怀着春游的心情,因而心情雀跃,看到一草一木都觉得新鲜有趣。可苍耳清楚知道,倒计时越来越近了,而自己没有任何能留住她的手段。
小黑用胳臂肘碰了碰苍耳:“自从她说要走,你就魂不守舍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失恋了呢。”
哪是失恋,分明是失业。
但这话跟小黑解释不清楚,苍耳只能陶美兮摘花的背影叹了口气。
“虽然我之前跟她不太对付吧,但毕竟一起住了快一年,也有点舍不得。但她又不是我们,她本来就不属于这里。”小黑耸耸肩,“况且你跟她哪来这么深的情谊,你上学期根本就没来好不好?她不在了还有我陪着你呢。”
苍耳突然想到,在自己出现之前,小黑明明很讨厌陶美兮,但自己为了挣钱一来就向陶美兮献殷勤。小黑从来没有因此责怪自己喜新厌旧,她为了自己而被动和陶美兮相处,甚至成了朋友。
想到这里,苍耳心头涌起一阵内疚,她看着小黑的侧脸,不禁想自己怎么配拥有这么好的朋友呢?
内疚又感动的心情化为行动,苍耳突然伸手搂住了小黑的肩膀,把她吓了一跳。苍耳故作若无其事地往前走,小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基地虽然新鲜,但新鲜感很快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疲惫。
步行十分钟,二十分钟。四十分钟!五十分钟了……
眼前身后,依然是一望无际的田地,宿舍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到底还要走多久?我们真的还在基地里吗?确定不是走到外面的田里来了?”
“好累啊,脚要磨破了……”
“就没有摆渡车能坐吗?”
抱怨声由小变大,学生们走得口干舌燥。尤其是苍耳,背着自己的包,还拖着陶美兮大箱子。
祝江抱歉地看着大家:“同学们,再坚持一下,再走半小时就到了。”
众人炸开了锅,要他们在这种状态下再走四十分钟,简直是要命。
“大家先到那片树荫底下,原地休整一会儿。”小黑及时发挥班长的组织领导作用,暂时平息怒火。
祝江没处理过这种情况,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苍耳不忍心看他难堪,凑到他身边偷偷问:
“刚才为什么不让大巴车直接把我们送进来?”
“我忘了。”祝江诚恳答道。
……
苍耳两手叉着腰大喘气,想骂人又于心不忍,毕竟他刚给自己补了两小时的课。她环顾左右,看到一百多米开外的温室大棚门口停了一辆电动车,她心中一动,跑了过去。
同学们躲到了树荫下,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干脆坐在草地里,眯着眼疑惑看着苍耳的背影。
只见她跑进大棚,几分钟和另一个穿着工装的阿姨一块儿出来。苍耳给阿姨指了指这边这一坨嗷嗷待哺的人群,又交涉了几句,顺利从阿姨手中接过钥匙,蹬着那辆自行车回到人群前。
苍耳一脚刹下车,看向小祝老师:“我找基地的帮工借了一辆电瓶车,您骑着这个去找宿舍那边的管理员,让他们想想办法来接我们吧,至少把包先拿走。”
同学们不住地点头赞同。
祝江见苍耳积极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心中感动,也十分钦佩她的对外交涉能力,但唯一的问题是……
“我不会骑电瓶车。”小祝老师讪讪地看着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