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机口,一位笔挺的中年男人上前,“李博士,顾先生,我是来接你们的。”
“辛苦了。”顾砚之与他握手。
坐上车直奔军医大的招待所。
次日一早,苏晚的门被敲响,走进了一位女助理,她微笑道,\"苏医生,这是今日的会议资料和日程安排。\"
苏晚微笑,“谢谢。”
苏晚赶往会早上的会议厅里,由于不熟悉路,她到达时,会场已经坐满了开会的人。
她微微弯下腰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时一位女助理上前问道,“小姐,您叫什么名字?”
“苏晚。”
“哦!您的位置在第一排。”
苏晚心头一惊,第一排?那不是通常留给领导和资深教授的吗?
苏晚被女助理引到了第一排的位置上,她看到自己名字旁边,顾砚之的名字,旁边还有李博士。
苏晚坐下后,翻开了会议手册,在“特邀专家”一栏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竟然排在了不少知名教授的前面。
——这在等级森严的学术圈里几乎是一种对她成就的无声认可。
稍后,顾砚之与李博士迈步进来,苏晚低头看资料,顾砚之在她身边坐下。
稍后,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走进来,他正是军医大校长周锡,国内神经科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他发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汇报了军医大近几年的学术成就,以及他们未来的科研方向。
苏晚认真听着,旁边一道目光无声落在她的脸上。
演讲结束后,李博士朝苏晚道,“跟我来,我介绍你认识周校长。”
苏晚忙点头跟上他,想到资料还在桌上,她赶忙回过头来拿。
走廊旁的阳台处,站着周校长。
“你就是苏晚。\"周校长和蔼地伸出手,\"久仰大名啊!你那篇关于AI细胞模拟机器人的论文,我让所有学生都精读了几遍。”
苏晚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握过去,“周校长您过奖了,我们也只是止步在理论方面...”
“谦虚了。”周校长笑着转向身旁几位教授,“你们看看,这么年轻就有如此造诣,还这么谦逊,难怪老李一直跟我夸她。”
李博士在一旁笑道,“老周,我说了没夸张吧!晚晚的研究确实解决了我们多年来的一个难题,不愧是跃荣的女儿。”
几位教授纷纷附和,一时间苏晚成了话题中心。
不远处,顾砚之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矿泉水瓶喝着,嘴角勾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中午,大家一起在附近的餐厅用餐,包厢时,大家都在讨论着学术方面的情况。
“苏小姐,我听说你们团队在模拟AI机器人方面有了新突破?”军医大神经外科主任刘教授探身问来。
在场的人都停下了用餐的动作,看过来。
苏晚放下刀叉,对众人详细解释了技术原理。
渐渐地,不仅同桌的人在听,连邻近几桌的学者也停下交谈,侧耳倾听她的讲解。
苏晚与d的合作取得了多项突破,此刻汇报出来,大家都感到震惊。
“妙啊!”刘教授拍案叫绝,“这个思路非常正确。”
周校长笑呵呵地插话,“老刘,这下服气了吧?我早说过这个年轻人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