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易中海投毒(1 / 2)

经过一段时间的拨乱反正,社会又恢复了该有的秩序,但潜在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就是华国的未来究竟该怎么走。

这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华苏关系破裂加剧。

先是三月份爆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8月份又发生了铁列克提事件。

这两件事一发生,国际上普遍认为两国即将开战,我国也开始做起了准备,很多企业就地转为军工企业。

张建华趁机提出想要开展战斗机的研发工作。

“建华同志,你在材料上的天赋无人可比,就这么放下材料去研发战斗机,我认为是一种浪费?”李所长认真的说道。

“李所,T1100碳纤维实现量产已经三个月了。我认为在材料领域,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已的使命,接下来就是为国铸剑了。”张建华一脸郑重地说道。

早在三个月前,他就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T1100碳纤维的试生产工作,并且已经初步实现了量产。

这标志着华国的材料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美苏等国。

要知道,碳纤维材料和其他高分子、复合型材料之间多少还是有一些关联的。

因为张建华在碳纤维方面取得的成就,给其他相关材料的研发也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和推动,如今华国在材料方面已经断层领先各国。

而且由于他几年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耳濡目染,他团队成员们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若非他掌握着完备的技术材料,恐怕还真比不过他团队的其他成员。

因此,在T1100碳纤维研发工作结束之后,张建华便决定放弃材料研究,转入研发战斗机。

而且,他手里的南天门计划也是军工的一部分,里面包含着华国从建国至2050年全部战斗机资料。

因此,在这个时候,开启战斗机的研发工作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建华……”李所长似乎还想说些什么,被张建华打断他。

只见他道:“李所,我知道自已如果继续留在咱们这里,肯定会备受尊敬,这么做的意义其实并不大。

相反,若是去研究战斗机,才是这个时候国家最需要的。”

张建华这话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李所长只能同意张建华的神情。

于是在聂主任的干预下,张建华又回到了北航,开启了战斗机的研发。

因为之前没有过研发飞机的经验,张建华去了之后并没有立即开始,而是开始了边看书学习边拆解废旧飞机的日常。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970年1月。

因为丑国的存在,加之华国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苏熊最终还是没敢对华发兵,就这样,和平又回来了。

很多人对此欢呼雀跃,张建华并没有。

他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没有打起来,一是苏熊顾忌丑国,二是被咱们这种不怕死的劲头给吓住了。

可再怎么说,主动权其实一直在对方手中。

他不喜欢被动。

同时,进入1970年之后,关于国家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再次被提上日程,为此中央多次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

张建华对此也很重视,开始回忆我国特色社会制度的具体内容,将其写了下来,准备交给聂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