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命令!”柴荣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充满了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威严。
“全军将士听令,全力攻打李景达,将其剿灭!同时,命令韩通统率兵马,严守许州,确保后方无忧。”
这不仅仅是对前方士兵的鼓舞,也是对后方防守力量的信任。
柴荣的目光幽深,透着无敌之姿。
他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也相信在韩通的守护下,后方能够稳如磐石。
柴荣深知,这场战役的关键不仅在于前线的英勇冲锋,更在于稳固的后方保障。
李重进、张永德、韩令坤、赵匡胤、王彦超等大将纷纷领命,按照柴荣的指挥迅速行动。
他们绕过寿州城,寻找南唐兵马主力,准备一举剿灭李景达。
这些将领们各自率领精锐部队,宛如五条巨龙,在广袤的大地上蜿蜒前行,直指敌军核心。
历史上紫金山大营惨败之后,陈觉、边镐等人从濠州出兵支援紫金山,并且与李重进、王彦升等大将作战。
而此时李景达大败之后,虽然小部分兵力留在紫金山大营维持局面,但大部分军队已经撤退至濠州进行重新集结和防御部署。
寿州城此刻孤立无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扬,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命运。
随着柴荣一声令下,大周将领们渡过淮河,像猛虎下山一般奔向南唐各地。
他们的目标明确,主要兵马都指向了濠州,这个南唐建立的重要防线。
每一支队伍都带着必胜的信心,士气高涨。
沿途,大周士兵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扫清一切障碍,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战场似乎都在屏息等待,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无论是大周的将领还是士兵,亦或是南唐方面,每个人都清楚,这一次的交锋将彻底改变双方的命运轨迹。
几日后,江宁城内,南唐朝廷也收到了最新的战报。
皇宫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数封紧急军情被迅速呈递到皇帝李璟面前。
这些信件不仅是对当前战况的通报,更是对未来命运的预言。
李从嘉攻破光州城的消息让李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之火,但紫金山大营惨败所带来的阴影依旧笼罩着他。
损兵折将的惨状历历在目,特别是柴荣御驾亲征时给予的沉重打击,使得整个南唐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江淮各地都有急报,一封封求援信,宛如纸片一样传入到南唐朝廷中,都说发现了大周兵马的踪影,需要朝廷支援。
所有人都活在去年恐怖的阴影中。
只有濠州城还聚集着南唐朝廷的主力兵马,朝堂之上压抑的人喘不过气来。
柴荣又一次御驾亲征,杀到了淮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