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夏又至,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1989年10月,发生了一件不算大事的大事,樱花国的地价总和可以将整个漂亮国都买下来,而就在这时,三菱地所购买了漂亮国洛克菲勒中心的摩天大楼。
“老板,樱花国可真有钱,竟然开启了全球买买买的模式。”史丹利·德鲁肯米勒指着新闻头条,朝着一旁喝咖啡的陈胜道。
经过一年,鲍苏文当初筹集的六亿美刀基金,经过史丹利的努力,现在已经变成了六点七亿美刀,投资回报率不算太高,在同期的其他量化基金中甚至可以说是毫不起眼。
但陈胜已经很满意了,德鲁肯米勒在这之前掌管的基金也就几千万,一下子掌管数亿的大基金,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他的投资风格,因此陈胜对他要求并不高,能达到百分之十以上的收益率已经意外之喜了。
而让德鲁肯米勒更为惊喜的是,他从中拿走了近千万美刀的高薪。
陈胜也看到了樱花国地产行业的膨胀,冷笑一声道:“史丹利先生!”
“计划可以开启了。”
德鲁肯米勒有些兴奋,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投资者认为樱花国的股市和地产市场将会迎来一场暴跌,而樱花国央行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一改之前的降息,开启了加息,想要让狂热的民众的投资热情降降温。
“乔治先生,计划可以开始了。”陈胜倚靠在沙发之上,将电话拨给了乔治·索罗斯。
“哈哈哈,陈生!确定了吗?”电话那头传来索罗斯爽朗的声音道。
“新闻上说,樱花国的地价甚至可以将整个漂亮国都买下来,时机已经到了。”陈胜淡笑道。
“那些媒体都是拿钱吹嘘的主,华国有句古话,夜郎自大,我的四十米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乔治·索罗斯笑道。
同这乔治通完电话,陈胜就看起了还有高通的财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团队内部的分歧,高通有人退出,而陈胜也趁机‘高价’将对方股份拿下,如今的持股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一。
德鲁肯米勒如今的名气自然是不如索罗斯的,因此索罗斯带头同德鲁肯米勒在华尔街召集了七八位顶尖的投资银行家,这些人都是认为樱花国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大暴跌。
“各位,我的想法很简单,樱花国的股市在短短几年,涨了近三倍,浮盈巨大,也是我们做空日经指数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不做空日元,是现在樱花国央行开始了加息,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意味着成本不断上扬,远远不如股市来的方便。”德鲁肯米勒面对众位大佬侃侃而谈。
“史丹利先生,我们都知道你是乔治先生的爱徒,现在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利益也是一致,有什么好的方法直接说出来?”杰克·华沃兹急切道,他是摩亘史丹利的首席,投资风格狠辣着称,擅长喝尽最后一口汤。
“现在我们缺少做空的标的,认沽权证。”德鲁肯米勒双手一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