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叫他老余了,这就代表着自己没事儿了。
“嘿嘿,陛下慧眼如炬,臣不敢隐瞒陛下。”
陈平安笑了笑,继续说道:“我要对文官集团开刀了,老余,你还能做事不?”
“要是能做,就算你一份,要是不能做,你就找个机会退了吧。”
“诗诗好歹也是朕的妃子,就算老余你退了,只要龙国还在,余家的荣华富贵总是少不了的。”
余大成闻言,心中一紧,随即便又松了一口气。
好吧,陈平安这意思,很明白了,不管自己还能不能干,还是赶紧退了吧。
虽然有些不舍首辅的位置,但余大成明白,自己当首辅的好日子,已经是到头了。
“陛下,臣年老昏聩,已经无法再帮陛下分忧,臣愿告老还乡,回老家颐养天年。”
陈平安笑着点点头:“很好,老余你是个聪明人,告老还乡之前,就再配合朕演最后一出戏吧。”
余大成叩首一拜:“臣必竭尽全力,替陛下办好最后一趟差。”
陈平安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吩咐了余大成一番之后,就让余大成离开安排去了。
陈平安自然不会让余大成继续在首辅的位置上待着了,后宫的父亲要是一直都是首辅,那么将来,外戚专权的事情会不会发生?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外戚专权的危害会有多大,因此,无论是余家还是韩家,陈平安将来都会逐步降低他们在朝堂亦或者是军中的影响力。
外戚,荣华富贵可以,但权力,还是不要太过让他们接触的好。
离开御书房,回到内阁的余大成,立马就被贺逢胜,杨嗣昌,温体仁等内阁辅臣给围了起来。
贺逢胜:“余大人,陛下是怎么说的?”
余大成:“还能怎么说,陛下答应开朝会了呗,听陛下那意思,是想着要逐渐接管朝政了。”
贺逢胜,杨嗣昌,温体仁闻言,心里也是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来。
最近四年,陈平安这个皇帝不管朝政,余大成这个首辅也是一个草包,把所有事情都扔给了贺逢胜,杨嗣昌,温体仁三人在管,三人的日子过得自然是很滋润了。
现在,皇帝要参与朝政了,虽然早有预料,但众人还是有种好日子要到头了的感觉。
不过,三人也都是早有准备,最近四年,大家也算是在夹着尾巴做人,朝政诸事儿也都是处理的井井有条,就连国库都有余钱了,倒也不怕皇帝查账。
神武五年(1641年)正月十九,下午申时,回京的陈平安正式举行了第一次朝会。
下午的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太和殿的金砖上。陈平安身着明黄九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殿下整齐排列的文武百官。
余大成站在文官之首,神色平静。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司礼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余大成率先出列,手中笏板高举:“陛下,臣启奏,陛下巡视全国多年,如今返回帝都,应当即日接管朝政,统领百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