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人在战俘营,开局建议抗美援朝! > 第432章 他就没担心过其中的风险?

第432章 他就没担心过其中的风险?(1 / 2)

这可不是小事啊,他就没担心过其中的风险?”在李领导的印象里,常老对任何涉及国家安危的决策都慎之又慎,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考量,这次居然同意了如此大胆的计划,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不禁回忆起以往常老在重大决策时的谨慎态度,心中既疑惑又好奇,这个计划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常老点头。

秦朝来笑着点点头,笑容中带着对常老的敬重和对计划的自信。他语气坚定地说:“常老深谋远虑,他当然考虑到了所有的风险。以常老的智慧和经验,他对局势的判断无人能及。但他也相信,这个计划虽然看似冒险,却能为我们带来至关重要的情报。这些情报对于我们了解鹰酱的军事部署、防御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各位领导不必再有顾虑,就照我说的,放心大胆地干。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天塌了,我秦朝来一个人顶着!”秦朝来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在房间里久久回荡。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那是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义无反顾的决心。

秦朝来那坚定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众人的心上,众人听了,心里都泛起了波澜。此时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本应带来温暖和希望,却驱散不了大家心中的纠结。领导们面面相觑,眼神中仍残留着一丝犹豫,毕竟这个计划的风险实在太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更多的是被秦朝来的决心所打动,他那毫不退缩的勇气和对国家的忠诚,让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张领导微微咬了咬牙,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挣扎。他在心里想着,秦朝来为国家出生入死,在无数艰难险阻中穿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国家当之无愧的英雄。如今他如此坚定地推行这个计划,常老也认可了,自己要是再扭扭捏捏,瞻前顾后,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且自己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什么时候怕过风险?那些艰难困苦都没能将自己打倒,难道还会被眼前的困难吓住?想到这儿,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那目光仿佛燃烧着火焰,充满了无畏的勇气。他用力一拍桌子,“啪”的一声巨响在会议室里回荡,大声说道:“秦先生,你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我们要是再不信,那可就太不够意思了!咱当兵的,什么时候怕过困难?干就完了!”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军人的豪迈,那拍桌子的声音仿佛也驱散了最后一丝犹豫,让他的决心更加坚定。

李领导也推了推眼镜,原本担忧的眼神渐渐被坚定所取代。他在心里仔细权衡着利弊,虽然这个计划风险极大,如同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但秦朝来的分析和准备确实也有道理。从气球的选择、放飞的时机,到后续情报的收集和分析,秦朝来都考虑得十分周全。而且有常老的支持,或许真的能成功。他清了清嗓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果断,说道:“没错,秦先生,我们相信你。就像你说的,大家齐心协力,肯定能行。我们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既然决定了,就放手去干!”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对秦朝来的信任,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其他领导们听了张领导和李领导的话,也纷纷附和。有的领导激动地站起身来,握紧拳头,满脸涨得通红,喊道:“对,跟着秦先生干,我们不怕!”那紧握的拳头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的决心。有的则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坚定的神色,虽然没有大声呼喊,但那坚定的眼神却传递着同样的信念。这些领导们,在战场上都是勇往直前的勇士,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如今面对这个看似冒险的计划,他们也展现出了军人的果敢和担当。

秦朝来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他感激地看着大家,说道:“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有了大家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计划行动,我会随时和大家沟通进展,有任何问题,咱们一起解决。”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计划成功的那一刻,看到了国家因为这份关键情报而在与鹰酱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张领导走上前,伸出那只布满老茧的手,用力地握了握秦朝来的手,手劲很大,传递着他的决心和力量。他说道:“秦先生,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吩咐。基地的一切资源都为你开放,我们全力配合!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技术支持,只要你开口,我们绝不含糊。”

秦朝来点点头,眼神中满是感激,说道:“张领导,目前最要紧的就是准备好放飞气球的设备和人员,确保气球能顺利升空,并且准确飘向鹰酱的军事基地。这需要精准的计算和精心的准备,不能有丝毫差错。另外,情报收集和分析的团队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一旦鹰酱有所行动,我们要能迅速获取情报,并且进行准确的分析。这关系到我们能否从这次行动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李领导在一旁立刻说道:“没问题,这些我们马上安排。秦先生,你就放心吧。”

说完,他立刻拿起电话,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任务。

很快,军事基地的发射场上,数十名技术人员在秦朝来的指挥下,像精密运转的齿轮般各司其职。张领导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前,目光紧紧盯着正在充气的气象气球,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这个直径近二十米的银白色球体,此刻正缓缓膨胀,表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仿佛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期待。

“气压稳定在780毫巴!”李领导举着对讲机的手微微发颤,镜片后的眼睛死死盯着仪表盘,“温度传感器全部激活!”

他身旁的技术员们快速敲击着键盘,显示屏上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映照着他们严肃的脸庞。

秦朝来站在发射架中央,风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伸手抚摸着气球表面的特制涂层,这种由纳米材料编织而成的外壳,能抵御高空的极端温差与辐射。“检查系留绳!”他突然提高声音,“必须确保升空阶段万无一失!”

老陈蹲在气球底部,布满老茧的手反复检查着捆绑装置。“秦老弟,”他直起腰时额头已沁满汗珠,“所有连接点都加固了三遍,就等你一声令下!”他的眼神中既带着对技术的自信,又藏着一丝不安——毕竟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随着最后一根系留绳解开,巨大的气球如同挣脱枷锁的巨兽,在氦气的托举下缓缓升起。

秦朝来仰头望着那逐渐缩小的银白色身影,心跳陡然加速。“启动智能导航系统!”他对着对讲机喊道,声音盖过了现场此起彼伏的操作声。此刻,基地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气球,看着它穿过低垂的云层,消失在灰蓝色的天幕中。

三小时后,监控屏幕上的光点显示气球已突破平流层。李领导盯着高度数据,声音发紧:“已达三万米高空!风速每秒18米,航向偏差0.3度!”张领导重重拍了下操作台:“启动自动纠偏程序!”

秦朝来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出实时气象云图。“保持当前高度,利用极地急流带加速。”

他的声音冷静得如同机器,可微微发白的指节却泄露了内心的紧张。当屏幕上的光点越过边境线,缓缓进入鹰酱领空时,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鹰酱国内,一片表面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此前的一段日子里,内外交困的局势让杜卢门焦头烂额,各种棘手的事务如潮水般涌来,令他的高血压一路飙升。每一次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召开紧急会议,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喋喋不休的争吵,他都能感觉到太阳穴处的血管突突直跳。

不过,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有条不紊地推行,如同给疲软的国内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失业人数逐渐减少,工厂的机器重新轰鸣,市场上的消费热情也被慢慢点燃。社会矛盾在这一波经济复苏的浪潮中,也逐步缓和下来。那些曾经在街头抗议的人群渐渐散去,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杜卢门每日清晨看着最新的经济数据和社会稳定报告,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些许松弛,他那一直居高不下的血压也缓缓降了下来,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然而,在杜卢门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疙瘩,如同卡在喉咙里的鱼骨,让他咽不下也吐不出。那便是龙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越发强硬的姿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龙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在诸多全球性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打破鹰酱长期以来试图主导的国际秩序。龙国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军事力量也在稳步提升,这一切都让杜卢门感到如芒在背。龙国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光芒正逐渐盖过鹰酱,这对于一向自诩世界霸主的杜卢门来说,是绝不能容忍的。那股对龙国的怨气,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越长越大。

这一日,阳光有些刺眼,杜卢门决定带着一众随行人员前往一处军事基地。随行人员中,有神情严肃的军事顾问,他们怀揣着厚厚的文件,里面记录着各种军事战略和情报分析;有满脸谄媚的新闻官,时刻准备着捕捉杜卢门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他塑造光辉的形象;还有保镖们,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确保杜卢门的安全。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一辆辆黑色的轿车整齐排列,引擎的轰鸣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当汽车车队行驶在基地的柏油路上时,车轮扬起了一阵尘土,仿佛一条黄色的尾巴,久久才缓缓落下。

基地长官早早就得到了消息,几天前就开始精心筹备这次迎接。他率领着一群身着笔挺军装的军官们在门口严阵以待。

军官们个个身姿挺拔,军帽下的目光坚定,皮鞋擦得锃亮,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

当杜卢门的车队缓缓停下时,基地长官快步上前,双脚并拢,右手迅速抬起,敬了一个标准得无可挑剔的军礼,洪亮的声音在基地门口回荡:“欢迎杜卢门先生莅临视察,基地全体官兵随时听候您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