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皇城钟鼓骤歇。
周若芙手中的茶盏\"啪\"地裂开一道细纹,碧绿茶汤顺着指尖滑落,在雪色罗裙上洇开一片暗痕。
\"郡主!\"金钨慌忙递上帕子。
周若芙垂眸,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的裂痕,“郡主,朝堂上,皇帝震怒,跟您预料的一样,皇帝下旨\"镇北将军,贻误军机!罪不容诛!查抄镇北将军府!男丁流放!女眷为奴!\"
周若芙缓缓抬眸,眼底寒光如刃。\"备马。\"她嗓音极轻,却似淬了冰,\"去镇北将军府。\"
残阳如血,洒在将军府前,仿佛连这最后的余晖都在为这座府邸的命运而哀叹。府门前,白幡翻飞,宛如招魂的旗帜,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更衬得这府门一片肃穆。
周若芙的马车尚未停稳,悲怆的诵经声便传入她的耳中。她心头一紧,急忙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将军府的大门敞开着,穆家老太君身着素缟,面容憔悴,手持木鱼,端坐在正堂之上。她的身旁,大相国寺的僧人们正闭目诵经,低沉的梵音在府内回荡,如泣如诉,令人闻之心酸。
府门外,百姓们跪了一地,他们或低声啜泣,或愤懑不平。老人用颤抖的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年轻人则紧握着拳头,满脸怒容。这场景,让人不禁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老祖宗!求您了!”周若芙心急如焚,她快步上前,声音不自觉地压低,生怕引起他人的注意,“御林军已经在路上了,他们很快就会到这里,请您跟我的人离开这吧!”
老太君缓缓抬起眼眸,那是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犹如古井一般,平静而深邃,没有丝毫波澜。她凝视着周若芙,轻声说道:“孩子,你还记得那晚我跟你说的话吗?别再来了,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老太君的手中,木鱼依旧不停地敲击着,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她的声音虽然苍老,但却异常沉稳。
“穆家世代忠烈,我们的先辈们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纵使战死沙场,他们的魂灵也一定要归家。老身若走了,谁来给他们引路呢?”老太君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
一旁的穆老夫人同样挺直了脊背,她手中捧着一盏长明灯,灯火在风中摇曳,却始终没有熄灭。她的目光坚定地落在远方,仿佛能透过重重迷雾看到她儿子的身影。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儿尸骨未寒,我岂能逃走?”穆老夫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让人无法忽视。
周若芙站在原地,指尖微微颤抖着。她看着眼前这两位老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就是穆家的风骨啊,宁死不屈,忠魂不灭。
御林军的铁蹄声由远及近,围观的百姓们也骚动起来,有人高喊:\"镇北将军保家卫国,何罪之有?!\"
\"狗官害死忠良!天理何在!\"
\"穆家满门忠烈,凭什么抄家?!\"
御林军统领厉声呵斥:\"放肆!再敢喧哗,以谋反论处!\"
人群一静,却无人退让。周若芙站在老太君身侧,袖中手指缓缓收紧。民心不可违。皇帝这一道圣旨,已失了天下人心。
御林军冲入府内,粗暴地翻箱倒柜。老太君端坐不动,老夫人手中的长明灯依旧明亮。周若芙站在一旁,神色哀戚,却在无人处对金钨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