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成仙询问道:“有想法?”
王小明认真道:“反正都要走了,不如再帮我带个人出去。”
“谁?”
“穷奇。”
叶成仙想了想,觉得有些意思,笑道:“好啊。”
.....
人间深山一座小道观。
观主是一名普通的老道士。
多年前,他在山路上捡了一个孩子,一眼望去便心生欢喜,将其带回了观里。
这个孩子没有让他失望,不哭不闹,向来懂事,且生而早慧,一颗道心通明,这让孤苦无依的老道士时常觉得是祖师爷显灵,给自己送来了希望。
后来也确实如此,无论是道学还是典籍,这个孩子学的都很快,若是不出意外,日子再这样过下去几年,那么他就能安心的将基业托付下去。
孩子八岁那年,道观来了一位可怜妇人,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跪在道观前,不停磕头,说是山脚下村子里来了一头妖怪,趁着夜黑吃了不少人,恳求道长下山除妖。
这让老道士犯了愁,他一生修道,但终究也只是一些修身养性的功夫,若说除妖肯定是万万不行的,正要借口推辞时,八岁的小家伙从偏殿走了出来。
看着那小家伙干净的像是镜子一般的目光,老道士不知为何头脑一热硬了下来,告诉那妇人等着,回到殿里便取了放在大堂匾额后面的桃木剑,换了一身多年未穿的云游道服,然后便下山去了。
临走前还告诉徒弟好好等着,为师下山斩妖除魔,去去就来。
结果直到半路上,他这才回过神来,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半只脚都快踏进棺材板了,还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值得幸运的是,山脚下那头豹妖刚成精不久,老道士凭借这些年苦修积攒的一些微末道行,九死一生赢了下来。
等到第二日,他好不容易重新再次回到山顶道观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小徒弟站在门外等着自己,一下子忍不住,差点就哭了出来。
“师父。”
小家伙望着老道士那破碎的道袍和狼狈的模样,认真问道:“山上没有关于除妖的术法修行典籍吗?”
闻言,老道士有些为难,不好意思的道:“祖师爷喜爱云游,我年轻时又不爱钻研,自然没有这些东西。”
小家伙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回了道观。
当天晚上,偏殿里的灯火亮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老道士的书桌前便多了一本书。
墨迹未干,第一页写着四个大字。
“青云道经。”
老道士睁开眼,呆呆的捧起那本道经,望着上面的内容,然后又从窗户望向门外院子正在扫地的小道士,双手微颤,如见天书。
当天晚上,老道士吃饭的时候,掩饰着嗓音的颤抖,认真询问:
“你从小便入了道门,自当取个道名,你觉得你该叫什么名字?”
小道士望着饭菜,沉思了许久,说道:
“就叫李尔吧。”
直到多年后,老道士才知道这种人在历史上的称呼。
天生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