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厂长王海涛推门而入,递上一份文件,
"省里的刘工偷偷塞给我的,说咱们机翼材料的测试报告有问题。
"
李向明接过文件,月光下字体隐约可见:
"材料疲劳测试未达标?
"他眉头紧锁,迅速翻阅起来。文件里列出了几组异常数据,表明在极端载荷下,新型合金可能会出现微裂纹。
"这不可能...
"李向明喃喃自语,旋即抓起外套,
"去车间,立刻!
"
夜色下的车间静谧异常,仅剩几盏维修灯在闪烁。李向明一行人直奔材料测试室,打开尘封的设备,开始重新验证。
"小张,你负责重新调校应力传感器。
"李向明指挥道,
"老陈,你和我一起复现测试环境。王厂长,协调人手准备备件。
"
一场无声的战斗在深夜展开。李向明亲自操作测试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应力数据逐渐攀升。他的眼睛紧盯仪表,额头的汗水在无影灯下闪烁。
"停!
"当载荷达到峰值时,李向明突然喊道,
"快看这里!
"
一群人立刻围拢过来,只见测试件表面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李向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眉头越皱越紧:
"不是合金的问题...
"
"那会是什么?
"王海涛焦急地问。
李向明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测试参数!我们的测试条件与专家们设定的参数不一致!他们使用了更复杂的载荷谱,我们的测试太简单了。
"
正当大家陷入沉思时,工厂大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李向明走出车间,只见一辆军用吉普缓缓驶入,车头灯光刺破夜空。
车门打开,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赵工缓缓走下车,身后跟着几名随行人员。李向明快步迎上前去:
"赵工,您怎么来了...
"
赵工摆摆手:
"小李啊,睡不着,来看看。你办公室的灯亮了一整夜,我猜你肯定在查问题。
"
李向明带着专家们回到测试现场,将复现的测试过程详细解释了一遍,最后坦诚道:
"赵工,这个裂纹确实存在,但不是材料本身的问题,是我在参数设置上出了差错。
"
出乎意料的是,赵工并没有责备,反而欣慰地笑了:
"小李啊,这才是科研该有的态度。承认错误并不可耻,掩耳盗铃才是。
"
他走到测试件前,俯身观察裂纹:
"这道裂纹很有意思,它的形态表明问题出在载荷的随机性上。你之前的测试只考虑了单一方向的载荷,但飞机在实际飞行中受到的力是多维的、随机的。
"
赵工的一席话让李向明茅塞顿开:
"赵工的意思是,我们的测试环境过于理想化了?
"
"没错。
"赵工点点头,
"但这不是坏事。这说明你的设计在理想状态下是可行的,现在我们需要让它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李向明:
"这是我根据军用标准调整的测试方案,你们可以试试。
"
李向明接过纸,感激道:
"太感谢了,赵工。这真是雪中送炭。
"
"别客气。
"赵工拍拍他的肩膀,
"明天早上省里还有个总结会,我已经和省里其他专家沟通好了,这个测试方案会被列为补充条款。你们明天好好准备。
"
夜更深了,李向明站在车间门口目送赵工的车离去。回望灯火通明的车间,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
"王厂长,明早开会前,把全厂所有技术人员都叫到会议室。
"李向明坚定地说,
"我们需要开一个通宵的讨论会,把赵工的方案吃透,重新制定我们的测试计划。
"
"明白!
"王海涛声音洪亮。在车间的灯光映照下,这个钢铁汉子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向明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风中传来的金属气息。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全厂上下齐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黎明时分,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龙腾机械厂的会议室里却已经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