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锋跑到了邻水。
他是来和杨庆商量事情的。
有杨庆这个老家伙在,很多事情,杨庆不问,他们也要说一下。
“爷啊,今天来大夏留学的人突然增多了。”
“尤其是我们支持的几家大学,申请的人非常多。”
“一般情况,我也就不打扰你了,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京门的人,所以我过来问问你的意见。”
刚开始杨庆还不在意,他就没想过接收什么留学生。
现在来大厦留学的人很多,他也明白原因,不就是现在大夏的科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了科研世界第一大国,每年申请的专利,发表的研究论文,高达全世界的七成左右。
大厦的科技实力,正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
所以大夏的学校也就成了香饽饽。
而最有实力,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不就是他们家支持的那几家,加上几个国家级的大学吗?
自然的申请的也就多。
不过现在,很多申请的都是京门的人,那他就不能强硬的拒绝了,我也是杨青锋过来告诉他的原因。
根据现在的情况,他们不收是不行的。
“既然他们想来,咱们也不能拒绝,但是我们也不能白白的培养他们。”
“这样,你去和京门会所的人沟通,让他们成立一个教育基金。”
“专款专用,在我们的学校里,再加一个国际学院。”
“用来安置留学生。”
“理由也很好找,基础教育很不同,为了他们的学业,自然的要特别教育。”
“光京门会所还不行,再看看都有哪些国申请,和我们关系好的,自然没有问题,不好的,在学费上要多要点,不享受我们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
“还有其他的,你们自己去调整,反正就是我们不能花自己的钱白白为他们培养人才。”
这和杨青锋想的差不多,不过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过来留学的不只是大学生,还有很多小学生,中学生。”
这个消息,有点出乎预料。
“这怎么可能?”
“他们的精英教育,教学质量不是很高吗?”
“中小学,他们过来可没有入学资格。”
杨青锋给他解释了原因。
“他们过来的最主要原因是,想用先锋教育的教育系统。”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大夏的出生率减少,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够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出现了工作难的问题,所以官府就开放了一部分小留学生资源。”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京门的人,更想把孩子送过来接受教育。”
杨庆这次明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那就将我们的助学基金延伸到整个京门世界。”
“既然他们也要自己的孩子接受大夏的教育,自然的也要出一份力。”
“至于其他的人,让他们走京门的门路,走不同京门的门路,那就自己出钱。”
先锋教育开始发挥出它的威力了。
这也是杨庆想看到的。
证明这套方式没有错。
现在的孩子,在先锋教育的培养下,一个个,都本事不小。
其中最顶尖的,进入研究院,实验室。
其中中等的进入公司,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中最差的,进厂打螺丝,要不然就追随官府的脚步,加入到各种服务业大军中。
比如去沙漠种土豆。